CK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ck7788.org
历史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活着的人们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着死者尸体前进。——罗曼·罗兰(法)
南满铁路被日军蓄意炸毁的轰鸣声贯彻了整个沈阳的夜,还没能等百姓全部反应过来,日军的爪牙已经呼啸而来,撕碎了整个东北,日军处心积虑的侵华暴行就此开始。偌大的中国,逐步沦为日本的实验室,沦为日军刺刀下的伪满洲国。长达十四年的抗日,多少的流血和牺牲,多少的辛酸和苦楚,才最后将这些丧失人性的日本人彻彻底底赶出了中华。穿插在整个中国近代的民族抗争史中的两支主力军,一则是国民党政府的国民政府军,一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我们同时也在历史课本看到过,当年的抗战分为两个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作为正统军队的国民政府军主要战场是与敌人正面对抗的正面战场,而八路军则多在敌后战场游走进攻。作为正面战场,两军相撞爆发的各大战役数不胜数,虽然中国败仗为多,次次皆是惨烈,但也从来没有过放弃抵抗。相比于正面战场上大规模的战役比比皆是,敌后战场就鲜少出现这种情况,反而是以时间短、规模小为特征的小型战役居多。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国民政府军好大喜功喜欢硬刚,不如说是时事所谓,现实所迫。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这样说过,这些话在历史课堂上我们也曾经听老师说过,想来便是从这些经历过抗战的老兵叙述而得到的。一,八路军当时并不是一只正式军队,当时的国民政府也一直拒绝承认八路军的合法地位,它起初多为民兵组成,且人数较少。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其偌大的军队数量,便使得八路军没有办法在正面抵抗。倘若非得要与日本军队发生正面冲撞,人数少的八路军无疑是以卵击石,不仅不能够守护住家园,还会让士兵没有意义地牺牲。
二来,还是因为八路军不是当时的正规军,所以训练强度和武器配置都远远比不上当时的国民政府军。在训练有素且装备较好的国民政府军都无法正面敌得过日军的情况下,八路军实在也不应该再在正面战场上试图硬战。
知道了自己的弱势和缺陷,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作为民兵为主的八路军,其实相当于是主人,在以群众为基础的前提下,八路军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敌后战场之上,有快准狠之称的游击战、地道战无疑是较为合适的选择。所以八路军常常发起让日军猝不及防的地道战,再进行拉锯游走的游击战,打乱日军的部队部署,耗费日军的实力与士气。这种虽然发生的基本都是小规模的战役,但胜利的次数不少,对于将日军赶出中国有着卓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