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中美通胀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六个方面

非凡影视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feifankan.com

  当前,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但中国通胀依旧稳定,我们认为中美通胀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六个方面:一是保供能力差异,美国受外部影响大、中国能源粮食稳定性强;二是贸易分工差异,生产国对外议价,消费国承担成本;三是统计口径差异,美国消费结构与本轮涨价结构更匹配;四是政策思路分化,美国 MMT 刺激需求,中国保主体稳定供给;五是货币节奏差异,美联储滞后于曲线,中国央行提早应对;六是经济周期错位,美国仍处过热后期,中国因疫延迟复苏。

  中美能源粮食保供能力与贸易分工有别

  能源结构方面,美国能源结构中原油和天然气占主导,是全球定价商品,受外部影响大,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主导,煤炭的供需两端主要在国内,存在天然的市场切割,由国内因素定价。且我国更强保供能力对稳定物价发挥重要作用。经济结构方面,中国作为制造国,在海外商品需求井喷的情况下,相比于内销,出口商品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议价能力;而美国作为消费国,除了支付进口商品本身的费用,还要支付相关的航运、物流和仓储费用,而去年至今的全球航运瓶颈带来的运费上涨也对进口价格起到一定贡献。

  中美通胀口径不同,美国消费结构与本轮涨价结构更匹配

  美国通胀达到近四十年来的高位水平,能源、粮食和交通运输价格上涨是贡献最大的类别,美国通胀结构与本轮涨价结构更匹配;而中国CPI以商品项为主导,食品中的猪价对我国通胀影响大,猪肉的供需矛盾受国内因素主导、受海外市场影响小,2020年至今猪周期持续下行成为压低国内通胀的有利因素。此外,我国能源相关项目占比低于美国,住房租金存在市场分割,服务类价格管制化程度高,波动小。

  中美政策思路与退出节奏分化、经济周期错位

  第一,疫情应对的政策思路分化,美国通过MMT维护了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同时降低了劳动参与率,通胀具有更强的内生动能。中国自新冠疫情发生后,始终将保市场主体作为政策重心、维护企业生产能力,导致中美供需缺口的方向相反。第二,货币节奏存在差异,美联储滞后于曲线,中国央行提早应对。第三,经济周期方面,美国仍处过热后期,中国因疫延迟复苏,通胀的周期位置本就不同。

  市场启示

  第一,海外通胀基本宣告了MMT实践破产,国内政策力度可能更需要注意把握火候,稳增长同时也避免过度冲击引爆通胀,意味着下半年政策以“适度”为准、不会太超预期。第二,国内通胀下半年也有需要提防的点,在猪周期上行、粮油涨价压力、内需小复苏的带动下,我们预测国内CPI在8月可能升至3%左右、9月继续走高、四季度仍或维持3%以上。第三,国内应对通胀的思路是保供,通胀暂不构成货币政策收紧担忧。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继续加剧、国际地缘政治冲突。

(文章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文章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