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深思:投资近七千万修了十年的红旗渠,竟未发生一起贪污事件

实习生 https://www.shsxjy.com/

中央纪委网站发表了《红旗渠背后的纪律故事修建十年未发生一起贪污》,读来新颖、引人深思。按照60年代的物价水平,投资近7000万的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中间过手了多少的人、财、物?竟然未发生一起贪污事件,放在今天,及至全世界,这是多么地不可思议?

1.严明党员干部纪律,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

1962年2月,林县开工修渠,2月16日,开工的第6天,引漳入林总指挥部颁布《八项纪律》,其中第五项号召党员干部做到“五同”,即与修渠群众同吃、中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工地、深入群众,做到作战是指挥员、生产是战斗员、施工是技术员、战地是宣传员、食堂是炊事员。

2.党员干部吃苦在前,抢先闯危险,领取补助要低于群众

在工地上,党员干部总是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党员干部先实验,再给群众定任务指标,党员干部修5米,只给群众定4米。在领取粮食补助时,1960年2月至8月民工补2斤,干部补1.5斤,干部的补助标准始终低于群众。

群众说:跟着这样的人干,再苦再累我们也无怨无悔。他们在太行崖壁上刻下四句话。在今天依然清晰可见:“党员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有决心一定可以搬山头!”

3.严明的财务纪律:管财、管粮、管物

细化制定了许多管财、管粮、管物的制度、规定,靠制度管权、管物、管钱,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了可能的腐败和不正之风。

木质箱上见功夫: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吃住都在修渠一线,随身携带的个人物品就多了起来,如何归置这些杂物,让大家深感困扰。后来有人发现修渠使用过的废炸药箱,提议给大家配备一只废炸药箱来盛放衣物和个人用品。

尽管炸药箱是废弃的,但毕竟是公家的物品,让私人使用是不是违反纪律?所以没有人敢把这个建议提上去,时任红旗渠党委的的组织委员彭士俊听到群众的反映后,汇报给了指挥部总指挥长马有金。在纪律面前,马有金是个爱较真的人,他说这可以用,但每个人只限一只并且要作价购买,经过指挥部党委研究,决定每只废炸药箱作价0.75元,要求使用者把收据贴在背炸药箱的箱盖背面,以备随时检查,发现谁的箱盖对面没有收据,就以贪占公物论处。

.十年修渠,投资近6865万元,过手了多少钱、粮、物?多少党员、干部、社员参加劳动,最终账面盘点时达到“正负为零”,这样庞大的财务差错率为零!

红旗渠,既是物质上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奇迹,也是干字当头、严字为基铁的纪律的精神丰碑!永远在启迪和教育后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