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岛内九合一选举临近,马英九又活跃起来,据媒体报道,日前在国民党选情良好的形势下,马英九出席“两岸关系现在和未来”讲座,在讲座中声称“两岸是两个地区,而非两个国家,宪法早有规定,不能随意捏造更改。”
接着马英九还提出两岸实现统一的两个条件“一是方式,二是形式,方式是和平统一,形式是岛内公投。”从这番讲话和表态中,就可以看出马英九狡黠的个人精致主义作风。
和平方式不用多谈,那么重点在“公投”上,要知道公投是个非常容易被人为操纵的事情,远的不说,就说年底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和国民党都在明争暗斗,操纵民意和选情,这样选举投票的结果,真实性和权威性有几分可靠之处,更何况岛内政治生态和中国大陆一直完全没有参照样本,执行起来就是问题。
马英九这番言论的背后,其实是在变相设置统一荆棘,更好地想要维持台岛现状,初心根本不是为了统一。
其实现在岛内“台独”势力形成一定气候,与马英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2008年执政台岛的时候,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一直打马虎眼,模糊立场,只谈交流,不谈统一,进而通过两岸经贸深入合作,强调表面政绩,并没有为台岛未来赢得实质性改变。
要知道当初的马英九可是身居高位,如果多些胆气和魄力,将两岸统一作为最终目标来追求,那么现在台湾问题可能已经解决了,毕竟和平统一方式讲究的就是循序渐进,需要有几代人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步,结果到马英九这儿直接原地踏步,蔡英文当政以来,更是直接退步,这么一曲折,自然和平统一方式就会变得任重道远,而中国大陆不承诺使用武力的要义就会更进一步。
所以关键点就在马英九这里,有句老话,“不进则退”说的就是马英九时期执政风格。其含糊立场的背后,其实是在为“台独”势力提供温床,所以国民党在2016年大选中落败,和前任马英九有莫大关系。
从深层次考虑,马英九是个温和派,也是个有华夏情怀的人,认可炎黄后人的说法,其本人内心也未必不想统一,但是涉及到行动中来,就有可能变得徘徊不已。因为谈统一,就会触碰很多台岛当权派利益,而谈独立,又在内心不想失去炎黄子孙身份,这就是马英九的困境,即使现在不在高位,也改变不了。
因为要想两岸统一,即使和平方式,都是需要台岛出现一位强硬派。只有强硬派,才能够杀伐果断,才能够力排众议,以最快方式推进两岸和平进程。这是自古皆之的道理,就好像打仗,真正的帅才,核心品质不是谋,而是决断,马英九显然是过于讲究谋略,不是个“成统一大业”合适人选。
但是马英九还在狡辩,声称“他是支持两岸统一的,但是两岸统一决不能在他任内发生,一定是发生在其他人任内。”这种精准的语言背后其实是精致的利己主义,马英九害怕担风险,害怕成为历史上那些力挽狂澜成大事,最后壮烈的人物,诸如商鞅、王安石。
所以不能光听马英九的一面之辞,毕竟他是政客,知道诡辩和政治潜规则,而是要看马英九怎么做,怎么身体力行促进两岸统一大业,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