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康隘口话"少林"易国庆
一九八二年,一部由香港中原电影公司制片,张鑫炎导演,李连杰,丁岚,于海,于承惠,计春华等参演的动作电影巨片"少林寺"横空出世。它的出现,一脚横扫了动作片不景气的疲软局面,火爆了整个东南亚。它一招制造了彪悍民风,激情民言,模仿嗨满街的新民情。它更是以一元票价碾压当年演艺界,力创亿元的历史新高,堪称奇迹。
在那个特殊时代的热潮刚消退不久,国民精神正处于愰然的年代,一曲清新脱俗的"牧羊曲",引领了多少向往美好的狂热追求者,大街小巷都是"牧羊鞭儿声"。
或许是契合吧,随车队西进,翻越二郎山,跨过泸定大桥,顺大渡河沿岸再逐坡而上淙淙流水的瓦斯沟,终于到达了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康定市南郊的驻地一一康定兵站。到达时己临近傍晚时分了,在兵站食堂就餐时,不时有兵站人员反复叮咛,"请抓紧时间就餐,今晚军分区有好电影看"。意思是快点,否则就很遗憾了。初时,不以为然,不就是看电影吗!有什么了不起,电影我们可是经常看,不似他们兵站的,看个电影就觉得稀奇,有那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吃罢晚饭,信步绕进停车场闲逛,随后散步回到住宿的地方一一大通房。所谓大通房,是我们进藏途中,由兵站提供的临时住宿房,房间敞而长,进门是一条直通道,通道两头就是进出口,左右两侧是由木架铺上木板的长排通铺,通铺上铺有棕垫。
我们需要住宿时,就由车队报饭车先行到站与兵站工作人员联系,将停车位置,住宿房间号排定妥当。车队抵达后,告知其应住房间号,及车辆应停放的地点。
我们常年在外执行运输任务的汽车兵,从新兵分到连队后,不论何种情况,每人都会领取到一张方形的防雨布,棉垫,毛毡和一个帎头及被子衣物,这就是我们在部队服役期间的全部家当。
一旦接受到任务,立马将铺垫在最底层的方形防雨布翻上来,从两边包裹住床上所有物品,再将作为床头床尾的部位对折合叠,用背包绳逢中一压两分,拴成一个大包袱往车上一丢,ok!打起背包就出发。
到站后,从车上再将大背包扛下来,找到住处挑选一个自己满意的地方,放下背包待睡觉时再展开即可。
来到住处,通铺上正有几个新老兵在"拱猪",埋怨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双边展开的通铺上斜躺着三、两个扯闲条的兄弟。
这时,一个急冲冲的身影闯进来,边拿东西边侧眼见我们仍呆在房内,不禁大声提醒:军分区里放电影,你们真不去,听说是挺不错的哦!
是啊,反正又没有其他事,去去也无妨,就这样,我们相约一起朝军分区大院行去。
军分区地处川藏公路旁,与康定兵站是近邻。往上是四川运输公司53队和17队,再往上是康定师范学校和附属小学。
乘着夜晚的余辉,我们一行来到了军分区大院操场。场上已是人满为患,声浪彼浮。中间是军人方队,他们整齐地坐在小板凳上,两边是家属或其他内部人员。兵站享受最高待遇,在方队后有一席之地。而我们和兄弟车队的弟兄们则是,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择地而立,抱肘观景话千秋。
谈笑间,忽然噪声渐息,原来是领导就坐后,电影即将开映了。
咿,不对呀!电影银幕怎么这么小呢,再说前排离小银幕又太近了点吧?正疑惑间,一个军人弯着腰,来到后排中间几个座椅处,轻声问道"投影电视可以开始了吗"?,其中一个人挥了挥手,这位军人迅捷转身离去,不一会儿,投影仪亮起了灯光。
哦,怪不得啊,原来小银幕是放投影用的,今晩真是开眼界了,以前非但没见过,就连这么大的投影仪也是头一回见,有收获了。
随着银幕画面的逐渐展开,一群手执器械的青少年相互博击闪现,雄厚的画面音引领着我们来到了河南中岳嵩山,在双乳峰少室山下,一千四百多年的佛教武术圣地一一少林寺映入眼帘。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更是妥妥的打动了全场观众,紧紧的吸引住了千百颗瞪园的眼球。看,仰身提腿如天神,历眼含力山岳动,虎跃腾挪犹闪电,怦然巨响身落尘。再转身,唰,一道迅疾如劲风的拳风过处,天力爆满的拳头已拳拳到肉,重重的击打在对方的身上。完全颠覆了过去武侠片那种叮叮当当似敲铁,拳风未到人先倒的武打架式。
那螳螂拳,双脚扎地晃身躯,两手成钩竖耳侧,忽地弹腿至敌前,利钩如电惊鬼神。
大秃鹰,双臂成翅曲腿飞,东突西扑旋风袭,腿击爪抓命休矣。
于成惠,大醉剑,晃晃悠悠迷或眼,行如龙蛇走,暗力注剑尖,一招得势连环刺,翻江搅海风雷激。
看,看着来劲,捏着拳头攥着劲儿,暗中加力呼过瘾。尤以一曲优美动听的"牧羊曲",让人紧张之余大解气,身如卸重甲,轻松无比。
这场难得一遇的投影电视,虽不像电影视觉效果那么好,但胜在此片于当年二月刚在香港开映,内地尚未公布上映之期,有此良机,观观录像片也属不易。
电视散场后,人声嘈扬。离场的人流带走了纷飞的低低细语,和不尽的争辩声。"牧羊女"丁岚,"小和尚"李连杰也跟着他们回家了。
回到住处,车场,床铺尽是"少林寺"。
事过数日,在西途左贡兵站一房间转角处,"嗨"的一声突起,随即肩中一掌。见着老乡那四不像,提腿独立脚打晃晃的摆拳架势,忍俊不禁,弯腰畅笑不已。
哎哟!真踢呀,算了,你小子入戏太深了。
此情尚未了,戏心却又生。
今闲想来,仍觉少林寺的精彩未过,太精彩了。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易国庆:重庆市忠县人,一九七六年入伍,一九八五年十一月退役。曾在成都军区56102部队(即汽车十八团)四营16连任战士,文书,班长。现某央企退休。
作者:易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