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获悉,深圳通融碳汇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融碳汇国际集团”)近日宣布获得临界资本与通融天使联合投资通融碳汇国际集团数千万A轮融。此轮融资将用于林草海碳汇等碳资产开发收储业务的拓展,近期公司已启动后续A+轮融资。
深圳通融碳汇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5年成立,主要在产业投资,金融领域产业运营。随着习总书记于2020年提出“双碳”政策,在 “两山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水库、 钱库、粮库、碳库的大政策背景下,中国未来40年碳市场的巨大前景和历史机遇。公司创始团队于2017年就有涉及布局投资碳开发,碳普惠,碳交易产业。
在全国碳产业链政策完善下,通融碳汇国际在全国布局了北京,四川,西安,福建,东莞,广西等地均合作成立项目运营公司,依托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开展林业碳汇开发。现成功落地林业碳汇1000万亩以上,草原碳汇5000万亩以上的县域林草碳汇开发,公司持有碳汇收益权每年达50万吨以上,合同期:二十年。每年保守收益4000万元以上。待签约项目20个县以上,可开发面积达3000万亩以上,每年碳资产收益600万吨以上。
通融在绿色低碳产业链深度布局,参与投资运营国内行业头部碳汇公司,第三方审定机构,各大交易所均有深度合作。公司主要专注于碳汇开发,碳资产,碳交易管理等低碳产业服务。公司秉承:绿色低碳,持续发展,融合共赢的企业理念,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在强制减排市场机制下,碳市场的交易品种为碳配额。生态环境部每年向控排企业发放碳配额,由于各控排企业的年度碳配额和实际年度碳排放量并不完全匹配,各控排企业产生了配额流转的需要。控排企业可以将碳资产交由通融碳汇国际集团进行碳资产管理,优化配置碳交易资源,并制定碳交易策略,提升企业在碳交易机制下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在自愿减排市场机制下,碳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为碳信用。碳信用以减排项目的形式进行注册并实现减排量的签发。减排企业可以委托通融碳汇国际集团进行碳信用资产的申报签发,种类包括CCER、VCS(国际自愿碳标准)等,并通过出售碳信用额度以盘活自身碳资产。
图源:通融碳汇国际集团
通融碳汇国际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兴介绍,2023年中国碳市场的交易规模超100亿元,有望快速突破上千亿规模,未来市场突破百万亿人民币的增长。但是碳市场的从业门槛较高,从业人员需要在政策端、碳管理领域以及金融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通融碳汇国际集团的创始团队在金融、碳交易领域有多年经验。作为多年来深耕碳资产服务的领军企业,对行业有深刻认知,拥有优秀成熟的团队。中国碳市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承载着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市场化使命。
作为公司第一轮领投机构,临界资本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碳市场的长期发展,高度认可团队的企业家精神,综合服务能力和前瞻性战略布局,相信公司能持续构建并引领碳资产服务和管理行业的发展,临界资本也将与团队保持密切合作,开拓碳金融领域创新实践,推动双碳生态圈企业业务协同,为我国高质量低碳转型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