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军事观察》网站最新的报道显示,随着第十批歼-16入役,该型战斗机的产量已经突破了300大关。目前沈飞(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依然在加班加点全力生产第十一批次的歼-16。
刚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歼-16就来自这个批次。该网站称,歼-16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生产规模最大的重型战斗机,生产数量更是在中国自行生产的,所有机型当中排行第三。
尽管歼-16原则上脱胎于中国1991年引进的苏-27战斗机,但是如今的中国已经凭借着更为强大和先进的工业实力,将苏霍伊战斗机的潜力全部释放。歼-16的生产速度和装备数量,让原产国俄罗斯是相形见绌。
相比起歼-16,苏-35的出现时间还要更早,是在2014年,但是产量只有区区150架,其中48架更是用于出口赚外汇。也就是说在8年的时间里,苏-35在俄空天军中,仅仅装备了一百架出头,仅有歼-16的三分之一。
在歼-16出现之前,苏-35确实是苏霍伊\"侧卫\"家族中最先进的机种,然而歼-16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局面。由于使用了优质的复合材料,并在重点部分铺设了隐形涂层,再加上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远程空对空导弹,以及\"霹雳-10\"和新式头盔的加持。
歼-16虽说在近距离缠斗方面,依然逊色于苏-35,但在超视距空战当中,却能轻易压制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