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字
凑:右下部分末笔是点。
拂:右半部分先写“弓”。
集:下面是“木”。
聚:下面左边是两撇。
偶:右部分第七笔是竖,第八笔是提。
痕:被包围的部分不是“良”。
多音字
燕:yàn燕子 yān:燕国
圈:quān圆圈 juān圈在家 juàn:羊圈
散:sǎn闲散 sàn散心
杆:gān旗杆 gǎn笔杆子
修辞手法是修饰语言的技巧, 运用它, 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古
代诗人在写诗时,也注意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与感染力。了解古诗修辞手法,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增长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在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时, 更有必要把常见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的妙用讲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趣,使学生在美妙的意境中受到熏陶。
比喻
形象思维是古诗创作的特质, 比喻则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 古诗中的比喻手法, 更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化为读者可以感受到的具体形象, 从而获得交流, 受到感染。 小学古诗, 有些分别用上明喻、 暗喻和借喻, 也有一首用几种的。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一诗, 就含有明喻、 暗喻和借喻这三种手法。 现简析一下。
附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如:王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有的一个句子中两个词说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对象。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修饰句子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会写词语
俊俏 聚拢 增添 五线谱 音符 翅膀 吹拂 掠过
偶尔 沾水 荡漾
词语搭配
(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如毛)的细雨
(烂漫无比)的春天 (波光粼粼)的湖面
(纤细)的电线 (有趣)的图画
诗的前两句, 别出心裁地把柳树借比美女, 一个“妆” 字, 巧设比喻,一个“高” 字, 衬托出美人亭亭玉立的丰姿, 翠绿的颜色, 成立她周身上下佩饰的晶莹闪亮的玉石; 无数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 也成了 她的裙带,贴切的比喻把这婀娜多姿的柳树写活了。后两句, 设问引出了作者巧妙的想象, 把春风比作剪出翠叶的剪刀。
这一比喻鲜明而形象, 把对柳树的颂扬引向了对春天的赞美, 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也让读者容易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夸张
古诗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能创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淋漓尽致地把作者的内心感情抒发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促进对内容的理解。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